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百科

伊利暴跌事件再引口水战 光大证券离谱报告背后藏着谁 更令人好奇的大证是

发布时间:2025-05-13 06:12:44 作者:qkqd 点击:921 【 字体:

  一篇看空报告致伊利股份(行情,伊利 问诊)股价暴跌事件仍在持续发酵,暴跌研究报告的事件发布者光大证券(行情, 问诊)62页的再引战光大篇幅看空报告着实夺人眼球,但报告中的口水多数论断都被多方指为“不专业”,更令人好奇的大证是,光大证券大动干戈发布蓝筹股看空报告究竟是券离何动机迄今为止仍是一个谜。

  62页“巨著”

  光大证券看空伊利股份

  伊利股份在近日的谱报确有些受伤,6月3日市场刚传出其4家婴幼儿配方奶粉工厂未获得审核的告背“乌龙”消息,同日光大证券又发布了一篇针对伊利股份的后藏看空报告,双重打压之下,伊利该股在当日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暴跌最大单日跌幅,大跌近7.75%,事件市值蒸发近54亿元。再引战光

  券商发布研究报告本身是口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但造成伊利股份这种股价出现暴跌的情况却并不多见。

  那么,光大证券发布的究竟是一篇怎样的报告竟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原来,该公司的分析师邢庭志用了多达62页的篇幅来论证其提出的“伊利股份未来五年将遭遇低温奶、常温酸奶和进口奶实质性冲击”的观点,并罕见地给予伊利股份“卖出”评级,其将看空的目标价格定在了22.7元/股。

  若按照光大证券的预测,当时股价处于33.95元/股的伊利股价将下跌33.14%,市值减少高达229.84亿元。

  观点偏颇

  光大证券被指不专业

  然而,光大证券的观点最终却被认为是“不够专业”,申银万国、安信证券、宏源证券(行情, 问诊)、瑞银证券、银河证券先后发出研究报告对他的观点进行反驳。

  针对于此,财经评论员余荩表示,“光大证券唱空,其他券商唱多,是因为券商要对基金公司负责,它们肯定要跳出来维护伊利股份的股价,它们在这里面都有自己的利益和冲突”。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乳制品行业里的其他分析师也不认同光大证券的观点。

  乳制品分析师宋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我认为光大证券的说法有失偏颇,他可能对乳业的整个产业发展和消费规律不是很清楚。当然,他讲的这些内容也代表了未来的一种趋势,但即便如此,我认为常温奶和低温鲜奶之间也没有太大的替代性和冲突,换句话说,每一个品类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果说谁一定能替代谁,那是站不住脚的,它们有各自的优势”。

  在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中,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也认为光大证券看空伊利股份的理由是不充分的。“常温奶占据国内乳制品市场半数以上市场份额,是主流。同时,低温酸奶和进口奶对常温奶造成的冲击并不只是伊利需要面对,其他业内参与者也要面对,因此将全行业面临的挑战单独加于伊利一家公司恐不公。此外,伊利股份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在低温酸奶、常温酸奶有所布局,并且与海外企业形成战略合作。”

  罕见看空

  背后动机仍成谜

  此外,市场上还有另一种声音,认为光大证券有可能是在配合机构做空伊利股份。“券商给出‘卖出’评级的情况比较少见,它得顾及到自身的利益,不太敢得罪基金和上市公司,所以不排除它是在配合机构做空。”有投资者这样表示。

  若只从事情的表面上看,上述投资者做出这样的猜测也不为过。据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一般而言,券商的研究报告确实不会下手太狠,这里面有两个利益关联:一方面券商要顾及基金的分仓,基金持有的重仓股不能看空;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和上市公司的关系,若闹得太僵,日后就不能去调研了,所以券商的研究报告已经日渐边缘化。

  不过,前述投资者的观点也仅仅是一种猜测。在财务评论员陈剑炜看来,国内个股做空机制仍不完善,收益很小,光大证券不太可能是为了做空而出报告的“浑水”模式。深圳金田龙盛投资公司总经理杨丙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做空是属于操纵股价,属于违规行为,光大证券不太可能去做空”。

  事实上,从伊利股份近一个月来的融券情况来看,融券的卖出量也没有出现巨大的波动,从5月开始至6月3日期间,该股融券的卖出量均在100万股以下,也就是说,此前并没有明显的做空资金介入。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6月3日伊利股价大跌时,却有大量资金融资买入,当日的融资买入额高达3.05亿元,相比平时至少高出了3倍以上,资金逢低买入的情况比较明显。对此,陈剑炜认为,可能是有人想做多,在利用光大证券的研究报告砸盘,扩大整个事件的效应,打压股价后乘机吸筹划。的确,伊利股份大跌当日的成交量也是比平时放大3倍左右,接盘的资金量巨大,达到22.97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叶龙招

标签:研究报告|乳制品|分析师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宿州经开区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 消防安全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宿州经开区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 消防安全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4月29日,宿州经开区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园区上下要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危化品、建筑施工、城镇燃气 ...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提醒:买化肥“三看、三要、三不要”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提醒:买化肥“三看、三要、三不要”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近日,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化肥产品购买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农民科学合理选肥用肥、谨慎购肥,做到“三看、三要、三不要”。“三看”即看化肥生产者和经营者资质。看经营者是否有 ...

辽宁:开展特殊食品安全总监和安全员监督抽查考核

辽宁:开展特殊食品安全总监和安全员监督抽查考核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记者4月5日从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近日组织开展了2023年度第一轮特殊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特殊食品经营企业考核通过率达到80%以上,特殊食品生产 ...

西安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现场活动暨陕西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西安中心揭牌仪式

西安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现场活动暨陕西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西安中心揭牌仪式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4月25日,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在国际港务区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现场活动暨陕西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西安中心揭牌仪式,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迎波、西安国际港务 ...

创业板指涨3.44% 电力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创业板指涨3.44% 电力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早盘沪指窄幅震荡,深成指、创业板指逐步走高;午后三大指数集体拉升。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52.98点,涨幅0.74%,成交额4375.23亿元;深证成指报11182.94点,涨幅1.81%,成交额6 ...

2022年江西省净增市场主体超80万户

2022年江西省净增市场主体超80万户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孙浩记者朱海)3月1日,记者从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获悉,2022年,江西省市场监管系统把深入开展信用提升行动作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创新,构建信用监管长效机制,助力 ...

四川绵阳对“3•15”晚会曝光问题进行专项排查

四川绵阳对“3•15”晚会曝光问题进行专项排查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央视“3•15”晚会曝光“香精大米”“妆字号美容针”“电动自行车头盔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产品后,3月16—17日,四川省绵阳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对当地相关行业开展 ...

广西北海:一本“小手册”压实“大责任”

广西北海:一本“小手册”压实“大责任”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李干红记者顾艳伟)为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今年第一季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96名食品安全包保干部深入各辖区13729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督导检查,包保干部人手一本的 ...

永定城喜获“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荣誉

永定城喜获“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荣誉
中国消费者报石家庄讯记者 李建)3月14日,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正式发布“永定城售后服务管理规则”,标志着该城将全面推行“基础售后服务、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先行赔付服务”三项售后管理措施。当天, ...

深圳市2023年“世界计量日”活动启动 18万台计量器具运用诚信计量智码

深圳市2023年“世界计量日”活动启动 18万台计量器具运用诚信计量智码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 诚信计量智码在深圳全市2000多家商事主体、18万台的计量器具上得到运用。这是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5月9日启动的 “世界计量日”活动中了解到的。据介绍,过去一年,深圳市 ...

辽宁ODR企业数量和纠纷按时办结率双提升

辽宁ODR企业数量和纠纷按时办结率双提升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记者3月19日了解到,辽宁省市场监管系统积极推进在线纠纷解决以下简称ODR)机制建设工作,ODR企业数量和纠纷按时办结率实现双提升。拓宽消费纠纷解决渠道,打造放心消费环境 ...

陕西咸阳:用好地标品牌“金名片” 激发特色产业新活力

陕西咸阳:用好地标品牌“金名片” 激发特色产业新活力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乔义平记者徐文智)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加强地标培育、打造地标品牌、加强地标保护,着力用好地标品牌“金名片”,激发特色产业发展新活力。目前,全市拥有“兴平辣椒”等5个地理 ...
返回顶部